济南公交同为5站路票价咋差一元钱
火车票在线订票济南同样是公交5站路票价咋差一元钱
K904路公交车行驶在桑梓店附近
从济南长途客运中心开往齐河公交停车场共有两趟公交车。其中 K904路从建邦大桥南到泺口服装城是5站路,距离8公里,收费1元;而K906路从建邦大桥南到建材市场也是5站路,距离是7公里,收费2元。市民质疑:同是城际公交线路,同是带“K”的公交车,为啥距离近的还比远的贵1元?
市民反映
同站次同车种,为何收费相差1元
家住小清河附近的邓先生最近在建邦大桥南包了一个工程,每天需要从家赶往建邦大桥南,来来回回走几趟。因为私家车出现问题,邓先生只好选择坐公交出行。坐了两天后邓先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经过建邦大桥的有两辆公交车——— K906路和K904路,K904路从建邦大桥南坐到泺口服装城是5站路,距离远,收费1元,而K906路从建邦大桥南坐5站到建材市场,距离近,收费却是2元。“我就不明白了,明明都是5站路,而且都是带‘K’的,收费怎么还不一样?”18日上午,邓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了心中的疑惑。“车都是一样的中通客车,不存在质量好坏的问题,因为是城际公交车,按路程收费,也不存在带不带‘K’的说法。按实际距离算的话,虽然同是5站路,K906比K904还近一点,为什么反而贵1元呢?”
K906比K904车少走1公里,却多收1元
19日11:13,我们从建材市场上了K906路车,售票员收取了2元的车票钱,里程表显示“×××343”公里。从建材市场,K906路车依次经过小清河北路、小鲁家庄、天桥工业开发区后到达建邦大桥南站,到达时间是11:30,里程表显示“×××350”公里。也就是说,从建材市场到建邦大桥南站,在不堵车的情况下用时17分钟,实际距离是7公里。
半个小时后,我们又在建邦大桥南坐上了从回市区的K904路公交车,售票员收取了往泺口服装城的1元票价,记者看到当时里程表显示的数字是“×××920”公里。12:19,K904经过天桥工业开发区、小鲁家庄、柴火市,然后到达泺口服装城,里程数为“×××928”公里。在不堵车的情况下,K904从建邦大桥到泺口服装城的5站路,我们用了19分钟,实际距离为8公里。
同是5站路,一个距离近,一个距离远,近的为什么还比远的贵1元?我们产生了与邓先生同样的疑问。
部门说法
票价由谁定?物价局与客运中心互相推
20日下午,记者拨打了济齐城际公交济南调度室的电话,调度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趟车的票价都是济南市物价局制定的,客运中心没有权力私自更改票价,至于制定依据,他们也不清楚。
随后,我们又采访了济南市物价局价格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济南市的公交车定价都是以带“K”和不带“K”来区分的,带“K”的是2元,不带“K”的是1元,城市公交不以路程定价。而K906和K904路是济南和齐河联合开通的城际公交,票价应由济南长途客运中心与齐河客运中心共同制定,不是物价局制定的,所以究竟依何定价,他们也不清楚。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热门公交资讯 更多
-
- 厦深铁路最新消息 厦深高铁明年全线开 (2012-05-30 17:18:17)
- 杭州公交卡办理点 (2012-05-30 17:15:44)
- 郑州开封城际公交 (2013-05-27 15:39:58)
- 北京公交卡办理点 (2012-05-30 16:47:34)
- 昆山公交卡办理 (2012-06-08 08:49:54)
- 南京公交卡办理 (2012-05-30 16:23:40)
- 北京公交卡消磁了怎么办 (2014-03-03 16:44:10)
- 苏州公交卡充值网点 (2012-05-30 16:32:38)
- 北京公交路线查询电话 (2013-09-26 16:22:58)
- 网上可以充值公交卡吗 (2014-02-18 13:45:42)
-
- 运狗一只 (2019-03-26 07:18:31)
- 客运:昆明至富源 (2019-03-26 03:58:03)
- 徐州朝阳到首羡几点车 (2019-03-25 17:03:04)
- 去找女朋友 (2019-03-25 09:52:34)
- 时间查询 (2019-03-25 08:44:02)
- 岱崮到临沂有几点的车 (2019-03-23 09:05:56)
- 宝清客运站 (2019-03-23 06:43:44)
- 永和开发区 (2019-03-23 02:44:14)
- 文山到东莞的大巴在那个汽车站 (2019-03-22 21:27:13)
- 赤峰到香河客车的随车电话是多少 (2019-03-22 09:2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