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小城游玩线路攻略

手机订火车票
时间:2013-04-09 18:56:34  来源: 客运站

  就在英雄广场里面,

  一年前就想去了,每次都没有挑对时间,一直也没有去成。

  在今年1月18日去了,下午坐公交车到七道街,

  免费参观,但是要排队取票,在里面听了四平战役的整个过程,还有英雄人物,还有一些街道的命名是根据英雄起名的。

  参观了一小时,时间太长了,不太记得了,等过两天把照片找找,再往上传吧。呵呵。

  那天玩得还行,是周末

  就花了公交车的钱,门票上印有15元,但是可以免费领取,所以啦。值得一去,了解历史嘛。

  早就有叶赫行的打算,倒不是那里的青山秀水吸引我,而是那块土地曾养育了两代皇后。

  人的心情好,青山也多情。当我们迎着初秋的朝霞驰进叶赫境内时,座座远山披着薄薄的云纱翩翩起舞,连绵的近山犹如相互依偎的恋人含情脉脉。一颗颗翠绿的松柏张开了粗犷的怀抱。一束束夺目的山花迎风摇曳。就凭这第一印象,就凭这最初的感觉,我断定,此次叶赫行,一定能给我留下一串难忘的记忆。

  叶赫镇,座落在四平东南35公里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狭长地带。它南北宽12.5公里,东西长35公里。全镇三万多口人,分布在十三个村,虽然我们生活的地方距叶赫只有百里之遥,可是对这个遐迩闻名的镇子的面孔却是陌生的。不过早就耳闻过这个镇子景色优美、历史悠久。诱人的转山湖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这块土地上,有名的叶赫河象一条温柔的白色飘带深情地躺在这块土地上,叶赫古城遗址犹如一幅历史画卷,记载着战乱时期的风云,壮丽的石龙山不但蕴藏着动人的故事还飘荡着古老的传说。

  我到叶赫后,首先来到了叶赫转山湖:转山湖除了防洪、灌溉飞养鱼的作用外,还是旅游消遣的好去处。今天我们也是慕名而来。当我们站在堤坝上举目眺望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印象就是名不虚传。这里水面宽阔、微波叠起多轻舟摇曳,游船来往。四周青山环绕,翠柏葱笼。我们在这青山绿水中漫步,我们在这绿苗松柏间畅想,我们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喜悦之情,一句句赞美的话语脱口而出,一串串开心的笑声接踵而至。真是个清清湖中水,朗朗笑语声,人在堤上走,山川已在胸。我们贪恋这美好景色,硬是在这里送走了一个下午的时光。不过我们将要迎来的是转山湖媚人的黄昏。

  疲乏的太阳,默默地落到了山后,正在隐灭的白昼迷人地、鲜艳地泛着红光,象缠绵的美女脸颊上的红晕一样。厚厚的云层,黄澄澄一片,色彩浓淡有致。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水面,染红了山脚。水面上、山头上、大坝上笼罩了一层朦胧的火焰般的玫瑰色的光。湖面上鱼儿在戏水,天空中鸟儿在追逐。啊,转山湖,你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你不是花,却到处弥漫着花的芬芳。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置于世外桃源,心境得到了彻底的净化,平日的烦恼,忧苦的影子都没有了。转山湖,你真是美丽的湖,难怪有人赞美你:

  转山湖一方天

  山抱水来水环山

  游艇水中荡

  游人忘回返

  鲤鱼泛白花

  水鸟拍青天

  湖湾深处静无声

  滩头斜插钓鱼竿

  东转山西转山

  翠柏葱笼野花鲜

  红果满山坡

  白梨脆又甜

  牧人低吟唱

  牛羊饮清泉

  转山湖水一轴画

  丹青常挂天地间

  第二天天刚破晓,我们便出发了。沿着叶赫河向叶赫古城遗址行进。山区的早晨格外的寂静。正象刘白羽在《日出》中描写的那样:整个宇宙就象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随着晨曦的普照,大地苏醒了,小草也从沉睡中抬起了头。野花带着珍珠般的露珠,在朝霞的抚爱下露出了醉人的笑靥。

  叶赫河是一条小河。河虽小,可是再旱的年头也不会干涸,因为它的源头由数十个山泉组成。无论春夏秋冬总是无私地滋润着两边的山峦和沃土。叶赫河的大部河分道都处在青山峡谷之中。有时河水流出峡谷,失去了青山的约束,就变得潇洒起来,在石滩上发出欢畅的宣哗,有时河水流进青山峡谷之间,就变得拘谨温顺起来,在青山峡谷胁从下开始默默流淌。叶赫河既温柔又粗犷,既清澈又混浊。它就象山区里那些不爱装饰的女孩子一样,有着一种单纯的质朴的豪爽的天然美。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两岸的风光。据我们的向导说,叶赫河两岸的青山是百宝山。榛子、白蘑、松蘑等十多种山菜和药材都来自两岸的山上。山菜中数白蘑和蕨菜最有名。清朝时白蘑是朝庭的贡品,蕨菜出口日本供不应求。每年这里的山菜和药材都会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叶赫河两岸的山上,最值得提起和炫耀的不是这山菜和药材,而是那一处处弥漫着香气的果园。如果站在高处举目就可看到一片片果林。我们抵不住那一缕缕浓烈的果味的引诱,信步走进了山坡上的果园。一颗颗枝叶茂盛的果树疲惫不堪,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有的树枝不得不用木棒支上。一个个翠绿的苹果梨就象一个个倒悬在树枝上的小胡芦, 一串串123苹果象玛瑙般晶莹闪光,令人垂涎。叶赫有大小果园一百多处,每年产果一百多万斤。在水果中最驰名要数山楂了。这里的山楂个大,肉厚、味美,具有多种营养成份。它们那里有一首歌唱的就是叶赫大山楂。

  辽南出苹果

  新疆有甜瓜 

  咱们的叶赫城

  盛产大山楂

  春季开花满山香

  秋季结果象红霞

  红灯笼哎挂枝头

  嘀哩嘟噜密麻麻

  你在树下走一走

  小心砸了脑袋瓜

  辽南苹果甜

  新疆甜瓜大

  叶赫的大山楂

  浑身是宝谁不夸

  沏上一碗山楂片

  胜过西湖龙井茶

  嚼一粒哎山碴丸

  舒肝健胃助消化

  要是吃串糖葫芦

  小心粘掉你的牙

  我们走出了水果世界,沿着叶赫河又走进了热闹的叶赫集市;叶赫虽只有三万多人口。可他们那里的集市却很值得来这里的人们逛一逛。我们来到集市时,集市上已有一千多人。货架上摆的商品分类分片,井然有序。山菜、蔬菜、水果,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各种颜色掺杂在一起,远远看去。好似一幅水彩画。熙熙攘攘的人流,你来我往穿梭不止。吆喝声、喧嚣声、车马声,讨价还价声,加上录音机里传来的流行歌曲声,汇成了一首山区奏鸣曲。这个集市不但是山货和农产品的买卖场所,也是录音机、电视机等一些高档商品的贸易场所,集市东西两边停放着不少机动售货车。这些车大都来自外地。他们在这里销售的就是一些高档商品。集市刚恢复时,这些外地的买卖人带到这里的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一些在城里卖不动的积压商品。可这些商品在这里也没有改变积压的命运,仍然是无人问津。后来商人们通过走访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农民生活富裕,对吃、穿、用的东西要求很高。这才把那些陈旧的积压商品换成了较比高档的电器和服装,这才扣开了山区的大门,打开了商品销路。外地商人的频繁往来,不但使这里集市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也不断地为这里带来了商品信息,给这里的人们充实了现代意识,使这个比较偏僻的乡村,冲破了因偏僻造成的闭塞,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时近中午,我们离开了集市。沿着叶赫河向前行进。半小时后,我看到一处平地上突起的一块巨大台地。向导说,这就是叶赫古城遗址了。我们登上古城遗址,举目四望,周围小河环绕,群山相连。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那残墙飞断垒中,从那依稀可见的城墙上,可以看出当年建筑的规模。站在这古城遗址中,令人想起几百年前的叶赫。

  叶赫,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在这里聚居着满族祖先女真族的一个部落,即叶赫部。它原居住松花江流域。十六世纪,迁到叶赫河流域,即以河为名。叶赫部同哈达、辉发、乌拉三个部落均姓那拉。

  今天的叶赫满族镇,在历史上是叶赫部落活动的中心。1573年前后,叶赫部落征服了周围的一些小部落。并在叶赫河两岸选择要地筑起两座城堡。这两座城堡一东一西,隔河相望。史书上称西城为叶赫城,东城为叶赫山城。部落首领清佳奴守西城,杨吉奴守东城。两城都是部落首府。

  叶赫现在的古城遗址指的就是当时东城。历史上的古城建在一片高达8米的台地上,有木、土、石三道城墙,还有护城河环绕。不过由于战火,原来木、石结构的城垣已不存在了,现在残存下来的土墙还有2米来高。顺北墙走去,有一道豁口,宽8米,是古城的北门。由此上坡,步步蹬高,进入城里。城内瓦砾堆积甚多,破碎的瓦当和雕砖俯拾即是。古城当年虽然坚固,也阻挡不住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努尔哈赤统一了哈达、辉发、乌拉各部落之后,并于1619年1月攻克了叶赫东西两城,叶赫部落从此灭亡,两城被毁。兵民全被远迁它乡。叶赫两座古城从建到毁,仅存46年。今天的叶赫人,虽然满族居多,但均是后来从长白山等地迁居来的。

  当年叶赫部落首领那木布绿的女儿孟古格格嫁给了建明女真族的首领努尔哈赤。后来他们生的儿子皇太极当了皇帝,就是清太宗。孟古格格就成了孝慈高皇后。现在沈阳的东陵就是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的墓地。

  清朝末年垂廉听政的叶赫那拉氏--慈禧也是叶赫人的后裔。她从小被选进宫中,后来成了咸丰的妃子。咸丰死后,她垂廉听政独揽大权成了慈禧太后。据传说,慈禧掌权时,曾叫妹妹回到叶赫祭祖。妹妹回来给慈禧讲了一件怪事。叶赫驿站北面有一座秃山,不生草木。当地人说是皇帝的玉玺,对面还有两条石龙山天天往前长,谁先到秃山谁就能成为真龙天子。慈禧听后大吃一惊,担心出来真龙天子与她争夺天下。于是她叫人找来一个风水先生,命其前往叶赫破风水。这个人到叶赫后,用打井的方式断了石龙山的血脉,又在石龙山上盖了一座庙说是破了风水。今天石龙山上的井和庙的痕迹依稀可见。

  从叶赫古城遗址归来,我们的叶赫之行也将结束了。这个以秀丽风光和古老,历史而闻名村镇,给我们留下了一串美好的记忆。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分享到: 0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keyun100.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最新专题推荐

中秋

国庆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