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也好——海坨重游记
手机订火车票这是喜儿和两天穿越海坨的纪录,这篇游记断断续续写了好多天,现在终于完成了。我每次总是先在纸上写好稿子,然后再敲到电脑里,很慢很麻烦,但也只能这样,因为我的思绪与我打字的手指不能同步。东西写成这样,不知道还能不能算作游记,尽管如此,这一篇与我7月里那一篇海坨游记又是殊为不同的。攻略我还不够资格写,单纯的行程记述于我又是索然的,聊叙一点精神历程,冀与同志者共鸣之。
这是一个明媚的冬日早上,说它明媚是因为,阳光是灿烂的,天空是湛蓝的,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心情是晴朗的。喜儿和我站在群山簇拥的山脚下,无限向往地仰望着戴雪的海坨顶峰。经过一周的准备,怀着一点点对天气的担忧,对路线的忐忑,我们终于踏上了征程。当到达穿越的起点——西大庄科村时,我们才发现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上苍仿佛也在眷顾我们两个爱山的游子,将冬日里所能有的最好的天气毫不吝惜地赐予了我们。
本来我们早就计划着在冬天里出来一次,所以一直关注着网上的各项活动,可是眼见一项又一项计划无果而终,我们只得决定独自上路。没有了大队人马的喧嚣与嘈杂,代之的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我们体会着好友同行,志同道合的轻松和愉悦。这次之所以选择从西大庄科上山,是因为上次我是从啤酒溪上山,西大庄科下山的,这次反过来走一下,多少会有一些新意。
进山了,我们在山谷中穿行,地上的积雪经过长时间的沉降,已不再蓬松柔软,踩上去发出咔吱咔吱的声音,一脚踏下去,雪如沙般松散成一片,甚至难以印出一个脚印。虽然大部分的地面都已被雪覆盖,但循着前人的足迹,我们还是比较容易的前进着。夏日里那些与人齐高,遮挡视线的灌木丛,如今只剩下枯枝干藤,一片昏黄。只有那些坚韧不拔的松树,还露出些绿色,但也是一身灰尘,尽显老态。自然界的规律现身说法地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能一成不变,永葆青春,也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适应、妥协也许才是生存之道。正如冬肆意摧残夏的茂盛,却也终会被春的暖意所消融。四季是个轮回,生命亦何尝不是呢?
一路上,始终令我们感动的就是那湛蓝湛蓝的天空,通体一色,甚至没有一片云。该怎么形容它的蓝呢?或许说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正所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记得小时候,画水彩画的时候,我最爱用孔雀蓝去渲染天空的颜色,因为那时我想象中天空应该有的颜色——纯洁、透彻、一尘不染。此刻的天空仿佛就是我童年水彩画中的颜色,我原以为那只是梦中才会有的呢!曾看过喜儿在西藏拍的照片,对照片中天空的蓝艳羡不已,想来与我们此时所见之天空亦难分伯仲。可怜我们两头秃驴,仰天长叹,却不知如何抒发内心的感慨,只是一边狂按相机快门,一边像祥林嫂一样絮叨着:太蓝了,太蓝了……
转出山谷,开始上升,真陡啊!不禁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颇有些畏途巉岩不可攀的顾虑,但一想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便又有如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足下生风,浑身是劲。意识作用于物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终究意识要决定于物质。正如我的雄心壮志、坚强意志,到底敌不过疲惫的双腿,让我又一次看到人的渺小与懦弱。不过无论如何,作为有思想有意识的高级动物——人,我竭力用我的意志抗拒着我的身体,稍事休息,便又继续向上攀登。尽管我会停留,却不会退缩。向前,向前,一直向前,直到终点,我想这是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的目标。执著——这是我们的优点,抑或缺点?为了追求二分之一成功的希望,而承担二分之一失败的风险;或是为了逃避二分之一失败的风险,而放弃二分之一成功的希望,你会选择哪一个呢?经济学的博弈论中有个著名的囚徒困境,推而广之,我们是不是也可定义一个登山者困境呢?哈哈,扯远了。像海坨这样的山,对一般人而言,都是不存在什么困境的,我们必须登顶。
12345 我自知自己不是那种体能出众,素质超群的猛驴,因此也从不敢在这方面炫耀自己,只要能完成登山这一过程,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我曾一再说过,登山不是目的,体会生命才是真谛。我很信服唐师曾的一句话,我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读书和走路可以体验生命的深度和厚度。不管怎么说,没有一定的体能支持,是什么都难以完成的。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游伴喜儿(其实我们之间是不必言谢的),他可是头纯粹的猛驴,以我的速度根本跟不上他,但我们始终走在一起,没有拉开过距离。我们是在欢笑中完成登山的,这个过程也许更有意义。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思考一下怎样去登山?和怎样的同伴去登山?
爬完那段近60度角的陡坡,又穿过一段山脊,15:30,我们终于登上了小海坨的顶峰,原先立着的那几根大柱子已经倒下,一根新的柱子又立在了上面,颇有些前仆后继,大旗不倒的气魄。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放弃了登顶大海坨的想法,直接向啤酒溪方向下撤,准备在下面找一块相对平坦背风的地方扎营。16:30,帐篷已经扎起来了,打下地钉,拉好防风绳,将行囊一股脑扔进了帐篷。山上的风明显要大一些,大概有五六级吧,但我们很知足,因为在山上这已算是难得的好天气了。忽然,喜儿一指西边的天空,喊道:看,落日!循声望去,可不是,于是也忙喊道:快,拿相机!可是红彤彤的太阳却好像在戏弄我们,当我们拿出相机时,它的半个脸已陷到了地平线以下;再当我们端起相机,对焦测光,准备按下快门时,西方的天空已只剩一片金黄。我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到时间的匆匆,整个过程也就一分钟。难道真的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几许遗憾,几许感慨,这又足以引起我一阵人生伤感的感悟,算了吧,还是不要让太多悲观的情绪感染了我们年轻的心灵。
白天的时候,我曾由衷赞美过天的蓝色,现在又要歌颂它的五彩缤纷了。东西两边的天空显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可谓交相辉映、异彩纷呈。西边的天空被落日的余辉染成一片柔和的金黄自不必说;更为奇妙的是东边的天空平行于地平线呈现出一条粗而长的彩带,就像彩虹一般。它的颜色也许不如彩虹那样丰富,可那宽宽的线条却比彩虹更为真切。由上而下,灰、淡黄、浅粉、粉、紫、靛蓝,最后化为浅蓝汇于山际。其实那条条色带是彼此相融,难分你我的,揉杂在一起,成为幻彩,颇有些泼墨写意的味道。 沉溺于自然美轮美奂的绝妙景色中,我真希望时间能够凝固,生命能够稍住,但是无情的暮色终于一点一点的沉积下来,将五彩的童话世界湮没在它浑厚的怀抱中。我有点不忍再看下去,因为我的视线快要模糊了。这样的坦然、纵情简直是令人难堪的。惯于生活在面具和虚伪下的我们,一旦赤裸裸的面对无比真实的自然,心中的感慨不由自主地就如波涛般汹涌澎湃起来了。此情此景,我们能做什么呢?用尽全身力气发出如狼一般的长啸吧,虽然这声音并不能划破长空,响彻山谷,可它却宣告了我们渺小的存在,宣告了我们是这山的主人,是我们自己的主人。
钻进帐篷,就仿佛投身于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温馨小窝。埋锅造饭,先解决口腹之需。一杯小酒,几口热汤,面包火腿,人间的佳肴不过如此。酒足饭饱后,喜儿和我躺在温暖的睡袋中,除去白天的一身疲惫,在感知的世界里倾心交谈着,从大到小,从深至浅,由此及彼,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打开心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不必在乎我们都谈了些什么,单是这个真诚坦率的过程,已是生命中殊为难得的经历了。
12345 才晚上8点钟,正应是每个家庭中最热闹的一个时间,可对于山上的喜儿和我而言,却已昏昏欲睡,可我终究敌挡不住诱惑,不忍在睡梦中虚度良辰美景。轻轻地将帐门拉开,一股寒意顿时袭来,我的头脑亦随之清醒。探头出去,我目瞪口呆,这是真实的么?难道真的是童话的世界么?相对于白日里蓝天的清澈通透,此时的天宇则是深邃浩瀚,满天繁星,如明灯盏盏,挂遍天际。我赶忙叫起喜儿,同赏这人间天堂的绝妙胜境。关于夜,关于星星,人们已经发出过太多的溢美之辞,根本不需我再堆砌更多的辞藻。其实美就在我们心中,因为纯粹,因为简单,美才显得真实自然,又因为有了这样的美,我们的心才更容易被感动。
仰着头,由苍穹的中央,转换视线,将目光投向天之尽头,天地一色,不!确切地说,是天山一色,浑然一体。更妙的是,与天上的繁星遥相呼应,远处村落(西大庄科村)里万家灯火,桔光点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温馨的家的故事。我强烈地感到一种时空的错位,宿在2200余米的海坨山顶上,喜儿和我是这山今晚唯一的客人,可就在我们享受远离喧嚣的孤独与落寞时,忽见一个小小的村落就这么不期而遇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下就将我们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天上的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笑对我们两个寻找流浪感觉的寂寞旅客;远远的灯火闪烁着跳跃的光辉,呼唤着我们早些归家。归去来,何去何从?远离还是回归?没有确定的答案,只能一任心的方向,走在人生的边上。
忽然想起一句广告词,叫做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颇似大跃进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历史已经证明了那句口号的错误,而现今的人们却依旧延伸了那唯心的思想内涵。就如同现在的我们,本以为自己躺在群山的怀抱中,却不想只稍稍放眼望去,熟悉的人类踪迹就在眼前。我们为思想插上了翱翔的翅膀,身体却如孙悟空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站在思想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感受文明与荒蛮的结合,我知道这才是人生。用脚去行走,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既不固步自封,又不好高鹜远。人生如同一次发现之旅,循着它的轨迹探寻下去,其实很美。
感受了星夜的魅力,我却是已连打几个寒战,赶忙将头缩回帐篷。合上眼,关闭了视觉系统,听觉的敏感一下就被触动了,除了风声还是风声。刮过松林,它是哗哗,哗哗,像幽暗的小溪一般;掠过草甸,它是呼啦,呼啦,发出愈来愈近的压迫之声;打在帐篷上,它已是咔吱,咔吱,如同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敲击着我们的帐门,我们的身体真切地感受到它那双大手抽打帐篷时的力量。然而我们已顾不得那许多,只是将睡袋裹得更紧些,带着疲倦,带着点对风的恐惧,坠入梦境。
不知过了多久,仍旧是呼呼的风声惊醒了我的好梦,揉揉惺忪的睡眼,看看表才知道已经早晨6:00了。夜色仍未褪去,一弯如钩新月挂在了南面的天空上,说是一弯,可仿佛又似一轮,或许是因为天空太晴朗,即便是月之阴暗面,也隐隐地映上了一片暗光,使你既能感受到圆月的存在,又知其实只应有那道弯眉才是可见。天色渐渐亮起来,霞光自东方的天空升起,只可惜,远山之巅有些雾气,日出是看不成了,然而正是那点点薄雾,平添了些太虚幻境的神秘感。
12345 白日与黑夜的交替,最能体现出时间的匆匆无情,联想起昨天与落日的失之交臂,今晨白昼揭去夜的面纱的速度之快,也就不使人觉得有何诧异。早餐,拔营,我们要向这露天的免费旅店告别了。临别前,就让我们再看一眼这美丽的高山草甸吧。记得夏天来的时候,漫山的草甸青翠欲滴,金莲花开,娇黄烂漫。冬天的草甸已褪去了遍身绿装,换上了一身麻黄色的衣衫,宛如一张宽宽的绒毯,静静地铺陈在海坨山顶上。颜色虽改,但美丽的草甸其质不变。野草扎根土中,宿严冬,浴寒风,却从未曾腐朽,它们在等待,耐心地等待,只要春风一吹来,就立刻会舒展腰身,一吐新绿。这片可人的草甸呦,本无什么过人之处,但就仅凭它四季不变的执著存在,就永远是一道不可错失的美丽风景。
走了,我们开始下山了。按照计划,我们应向啤酒溪方向下撤,况且上次我又是从啤酒溪方向上山的,因此下山时也就没太在意研究路线,沿着前人踩出的脚印就走下去了。然而走出一段后,我们发现脚印不见了,而山的一面是峭壁,另一面则是堆着厚厚积雪的陡坡。前进还是后退?我们犹豫了。因为不想走回头路,因为确信下山的方向(东南)没有错,因为一份不值得提倡的自信,我们毅然决定沿雪坡下山。尽管这已肯定不是往啤酒溪的传统下撤路线,并且不知前路如何,但我们相信沿这个方向一定能走出去。当时我做出的最坏的打算是在山上再多住一天。沿坡而下,真的很陡,且没有路,我们打着滑梯,几乎是连滚带爬的一路下去。估摸着下降了约有二三百米,却依然未见可以接轨的路,我们开始反思当初的决定是否是错误的。然而再返回几乎已不可能,因为路太难走了。顿生苦海无涯,回头却不是岸的感叹。于是横了一条心,坚决下撤。到了一处相对平缓的地方,我提出休整一下,卸下行囊,喝点水,整理一下衣物,我才发觉自己的手套丢了一只,却也只能当作这就是代价。这时,喜儿忽然发现左方有人丢下的空旷泉水瓶子,他朝瓶子走过去,竟然有路,而且是很正式的路。那一刻我们的喜悦与兴奋真是难以言表。再往前走,喜儿认出了这就是松山景区,因为他当年曾经来过。事后,我核对地图,才知道我们走的路实际就是从小海坨下松山景区的路,不过这条路也实在不太好走。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在向东南方向前进,可实际前进中却偏南了。如果要下啤酒溪的话,则应是先向东,转了弯再向东南。
找到了路,脚步也旋即感到先所未有的轻松,由此可见,世事如棋,人生难料;峰回路转,起伏跌宕,其实都只不过是在转瞬之间。本来就是下山,加之路宽道平,用随风而去来形容我们下降的过程恐怕也并不为过。景区就是景区,景色真的不错。松山应算那种比较冷僻的景点,据说以前还有公交车通往景区,现在已经取消了,个中原因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冷僻,这里便更多一些自然的风貌,人为的污染就少一些。现在正是冬季封山期,所以整个松山景区里就只有喜儿和我两个人。这里的植物带明显要更丰富一些,冰瀑、冻溪亦不时可见。由于天气不是很冷,几处溪水已经解冻,潺潺而流,溪底的鹅卵石,圆润细腻,五彩斑斓。撩起一点溪水,轻轻拍在脸上,冰冰的,爽爽的。徜徉于唯美的山光水色中,我们不时驻足,流连忘返。偶尔抬头与太阳稍一对视,眩目的光华就要将我们融化在这大山中了。我只盼着这路长些再长些,时间走得慢些再慢些,好让我们多多地享受这上天的恩赐。
12345 想来,如果没有下山时的择路不善,我们也不会误打误撞地闯进松山景区;没有雪坡急降,前途未卜时的无助,也不会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庄早已为我们阐明了福祸相倚的辩证关系,而我们则在现实中实践了道家的活的灵魂。唐师曾说没有冒险的生活不会有生气,危险和恐惧就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人生的乐趣就在定与不定之间。不错的,我们习惯于在已知的世界中循规蹈矩,亦步亦趋,面对任何一点外界的变化都恐避之不及,而全无人类祖先茹毛饮血,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社会进步了,人类文明了,我们将自己关在了自己筑好的城堡里,悉心保护,如同长着獠牙的野猪被囚在牢笼中,终于被驯服成白胖臃肿的家猪。兽性应当是野兽的属性,与人类的文明是背道而驰的,然而,兽性又是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通行证,在我们的文明社会里不需要这个东西,可一旦脱离了人类为自己建立的秩序,当人与兽面对同样生存环境时,谁会是物竞天择的胜者呢?因此,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拥有一点野兽的品性,打破人类为自己构筑的藩篱,探寻一个不可预知的世界,又岂因福祸避趋之?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少年意气,有人会说这是不知深浅。其实不是的,我并不欲上九天揽月,亦无意下五洋捉鳖,唯愿倾尽绵薄之力,在力之所及的范围内,冲击生命的极限。
冒险,为的是发现,但实际冒险背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黑洞,如果我们有幸在洞里找到的答案是发现,那么冒险就是成功的,成功的结果就是快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海坨之行是幸运而快乐的。尽管我们还没有从陶醉中完全清醒过来,尽管舍不得与这相处两日的大山作别,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回望一眼走过的路,洒下一串留恋。我们向海坨道一声:珍重,再见!
12345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 运狗一只 (2019-03-26 07:18:31)
- 客运:昆明至富源 (2019-03-26 03:58:03)
- 徐州朝阳到首羡几点车 (2019-03-25 17:03:04)
- 去找女朋友 (2019-03-25 09:52:34)
- 时间查询 (2019-03-25 08:44:02)
- 岱崮到临沂有几点的车 (2019-03-23 09:05:56)
- 宝清客运站 (2019-03-23 06:43:44)
- 永和开发区 (2019-03-23 02:44:14)
- 文山到东莞的大巴在那个汽车站 (2019-03-22 21:27:13)
- 赤峰到香河客车的随车电话是多少 (2019-03-22 09:28:13)
-
最新汽车票 >>更多最新汽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