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平遥-1

手机订火车票
时间:2013-04-17 04:40:27  来源: 客运站

  山西-晋中行程之一

  带着家人之前曾经打算自驾游长白山,约了几个朋友,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去长白山计划落空,于是又有新的想法就是去五台山!!

  后来想这么远去一趟五台山,要么再顺路去晋中的几个地方转转。此行景点包括常家庄园-乔家大院-绵山-张壁古堡-平遥古城-阎锡山故居-五台山。

  在几年前去过一次山西,从晋北到晋中,甚至还去了壶口瀑布,但由于时间关系,五台山不在行程中。一晃两年过去了,其间走了很多地方,旅行经验也不断丰富,与那次略显生涩的山西游相比,这次的感觉想必一定大有不同。

  4.17 下午,北京-石家庄

  北京-石家庄 0-308公里,高速费15+85元

  中午从北京出发,天黑之前赶到石家庄。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来是老婆公司上午有事情,脱不开身,二来以石家庄作为中转去山西,不会连续开车时间太长。

  3月刚来过石家庄,一切都没有变化,除了缺少些节日的气氛。还是入住国际大厦,还是到对面中和轩吃晚饭(卤水羊头、风味大碗菜、蒜香三鲜蒸饼,共35元),也没忘了买一份中和轩旁边小店的熏肉大饼,那东西味道还蛮不错。

  4.18石家庄—晋中,常家庄园、乔家大院,绵山

  石家庄-常家庄园 308-544公里,高速费20+50元,过路费10元

  常家庄园-乔家大院 544-589公里,过路费10元

  乔家大院-绵山 589-695公里,高速费25元,过路费10元

  国际大厦的自助早餐依然丰盛,饱餐后8:10起程,从石清路上石太高速。快到阳泉时因一段路面维修堵车半小时,且之后因车多速度大受影响,到达晋中常家庄园时已经12:35。应了那句老话: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常家庄园(门票60元,导游费40元,停车费10元)之巨大更像是一座城堡,虽然目前的大小只有鼎盛时期的四分之一,但规模仍然堪称三晋民居建筑之首。七丈二尺高的堡门内是一条长达650米的清代街道。街北侧是一座座连续的北方庭院,南侧因早先的建筑已毁,现在以一堵长墙代替。庄园内随处可见技艺精湛的木雕、砖雕和石雕。

  在常氏宗祠中可看到常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并开始有规划地营造住宅大院,直至后世的规模。

  穿过常氏宗祠,经过杏林、狮园,进入后花园―静园。后花园由山湖水系连为一片,同样规模宏大,也是山西其它大院所望尘莫及的。

  狮园共有石狮72尊(凭记忆),上图的石狮与某国领导人有关(可能是赠送的,记不得了)。大小石狮,形态各异,妙趣横生。

  后花园除了假山、湖水、绿树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高的建筑观稼楼。登上观稼楼远眺,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据说常家老爷建此楼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子孙后代粮食的来之不易。

  常家庄园

  观稼楼下有许多鸽子,乘凉休息,再喂喂它们也是一种乐趣。这不,儿子那边正忙乎着呢。

  从后园回到长街,又见到那一座接一座的庭院。当年常家子孙每成家立业一人,便在这条街上依次为他建一座院子,其中还包括进士院、举人院、秀才院,数代下来规模空前。与众多山西商人不同的是,常家放眼世界,逐利四海,曾开拓了著名的万里茶路,茶叶生意最远做到了莫斯科。长街还是《乔家大院》、《狼毒花》、《亮剑》等多部电视剧的拍摄地,因为只有常家大院有这样的气派。

  上图的雕塑以漫漫的沙漠为背景,一个运茶驼队由远及近逐渐走出画面,由平面化为立体,非常有趣。长街的南墙下有几家小饭馆,招牌上写着如过油肉之类的山西名菜吊人胃口,但因来时路上耽误了些时候,并且早上吃得很饱,所以为了节约时间只好把午饭免了。

  14:30离开常家庄园,以100公里的时速在公路上向乔家大院方向狂奔。本想省些时间,但lp的gps误操作却使我们误入歧途。进入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道,感觉不太对头,便降下车窗玻璃向路边几个正在建房的工人问路。一个似醉汉又似智障的中年男子边含混不清地叨唠着什么边走过来,手探进车内一把抓住了我的胳膊,不知他欲意何为。来不及多想,挂档踩油门使车冲了出去从而摆脱了对方。开了十年车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心中不免紧张。可是我们还要调头回去,心下盘算:再次经过对方时,如果他仍然袭击我们,说不得只好硬冲过去了。还好,经过这家伙身边时,对方除了嘴里还在唠叨倒是没有其它反应,真是虚惊一场。

  15:20到达乔家大院(门票40元),这个声名远扬的地方。乔家大院共由六个小院组成,是清代著名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串串的红灯笼是大院比较鲜明的特色,主人更是大有来头,这在电视剧中已有描写,虽难免有夸张的成份,但总体脉络还是符合历史的。然而故事就是故事,仅就参观价值而言,乔家远不及常家。院内有几处看点,包括慈禧所赐匾额、九龙宫灯、门梁上的木雕小火车、房顶上能起到监示器作用的水晶球等等。算上它,我们在山西先后参观了王家、常家和乔家三个大院。单从规模上讲,后者只有王家大院的四分之一,而与常家原有规模相比,更是芝麻与西瓜的区别。不过大院的知名度非常高,先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再是电视剧《乔家大院》,使它在全国树立了山西大院老大的形象。同事中曾有一个大同女孩,在聊起山西大院时,只知乔家,竟不知王家和常家的存在,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乔家大院

  两个大院的屋顶很是有奇怪(其实一路上很多民居都是如此),侧看通常的人字形却只建一半,且斜坡均面向院内。原来这样做会使下雨时顶上的雨水全部流入院中,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的商人被为晋商,普通的山西人也有老西儿之称,这其中都有些表示山西人擅长精打细算的意思。后面的旅程中与山西人打交道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这方面确实有些体会。

  大院外尽是售卖旅游小商品的小摊,小吃中最多的是山西特产石头饼(0.5元/个)——在热铁锅内放满小块的鹅卵石,薄饼铺在上面,靠石头的热量将饼烤熟。因石子的关系饼面呈波浪形,非常好看。买了几个权且当作午饭了。

  16:35离开乔家大院,向西经祁县上大运高速。出灵石出口向北,18:20到达绵山。游记中有网友说绵山是被一位山西煤老板投资五亿元打造包装为景区,不知搞成什么样子。进山门后前见一个丁字路口右转,沿着蜿蜒的山路爬坡约20分钟来到景区售票处。这一段盘山公路不太好走,会使驾驶者感到紧张,当然程度与驾驶经验是成反比的。

  购票(门票60元+停车费50元) 进入景区,再行几公里,经过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一路直奔后山。公路建在山腰间,上下都是绝壁,随着向前行进,不时看到头顶峭壁上一片片庙宇。

  通往正果寺的绝壁之上架起的之字形栈道令人叹为观止,再往前便是前后山交界的云峰寺和云峰墅苑。云峰墅苑是一座建在悬崖上的宾馆,虽不是景点,但很有观赏性。宾馆主体是建于悬崖上的5层建筑,另有一部9层的电梯将其与地面连接。墅苑与云峰寺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墅苑的这种独特也是吸引我们决定在此住上一晚的原因。酒店门前的停车场停满车辆,聚集了不少人气。入住第四层的观景间,已是身处距地面13层的楼高之上。看着窗外的悬崖,是一种很独特感受。酒店有捷径直通云峰寺,免去了爬石阶的麻烦。云峰寺是一座建在崖间洞中(名为抱腹岩)的寺庙,有点像恒山悬空寺的样子,岩顶壁挂彩铃,令人赞叹叫绝。寺院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

  从寺旁铁链防护的崖壁可走到远处之字形栈道下,进而上到峰顶。来到栈道起点,因天色已晚,拍了两张照片便返回了。晚饭在宾馆对面的小饭馆解决,这是我们品尝山西美食的开始。小店尽管条件简陋,但饭菜味道还过得去,点了绵山木耳、绵山野菜、豆腐干、过油肉,共计85元。劳累一天,午饭、晚饭并作一顿,吃得很香。

  旅游这么多年,走了这么多山,盘算一下,夜宿山中这还是头一次。这不但可以避开炎热的天气,晚上还可以体会山中特有的漆黑与寂静。驾车重回前山,沿途几个景点都有灯光装饰,花花绿绿,虽谈不上美,但至少不会让空寂的山谷冷清。来到集贤居停车,旁边的露天餐厅人气很旺,几乎找不到座位。一旁的烧烤摊正在大把大把地烤着羊肉串(2元/串)。lp就爱吃这口,买了5串,可一咬全是筋,无奈扔掉了一多半。看着一批批的肉串不断送上各个餐桌,不知道其它客人吃后是什么感觉。

  又在外面晃了一会儿,把车子一直开到大罗宫才折返。看时间已过了21:00,于是回宾馆休息……

  4.19 绵山、张壁古堡,至平遥古城

  绵山-张壁 723-705公里(县道x378) 无收费

  张壁-平遥 767-723公里 高速费10元

  一觉醒来,打开窗子,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顿觉神清气爽。阳光已跨过山顶洒在山谷的另一侧山峰上,而谷中仍是清晨的感觉。和lp到宾馆的餐厅吃早餐,有10元/人和15元/人两种,花卷、煮鸡蛋、几样面点、粥、一杯奶,根本吃不完。跟服务员商量只要一份10元的两人吃,于是小姐在端上早餐之后又即时添了一套餐具,转身离开时,lp顺口夸了一句:这个小姐真好!可能是小姑娘听到了很高兴,不一会又主动送了一碗粥给我们,真是与人为善就是与己方便!这一顿早餐吃得很舒服,但食物之多两人也吃不完,索性又把还赖在床上的儿子叫过来一起吃,最终10块钱一家吃饱。这次算是入乡随俗,当了回老西儿。

  办了退房,开车穿过一个隧洞,9:00来到后山的栖贤谷景区(门票25元)。相比于前山那些人工的宫殿景点,栖贤谷的野山野水更为有趣。景区建在一条溪水丛丛的狭长山谷中,最窄处仅两三人宽,唯一的通道沿溪逆水而上,除非涉水,否则根本没有路。在溪流两侧的岩石上搭有简易的栈道和软梯,悬在半空,走在上面很有挑战性。当然挑战与趣味总是并存的,尤其对于胆小而好动的儿子来说。2公里长的栈道,觉得那么漫长。当提心吊胆地走到尽头时,犹如卸下一付重担,浑身上下无比轻松。

  绵山栖贤谷

  走过栈道尽头处的一座小桥后,峰回路转,再往上便是通往介公岭的平缓山路。提起绵山,不能不说到春秋时期的一位名人介子推。春秋时代的晋国,晋献公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献公的二儿子重耳为了避免祸端而流亡国外,其臣子介子舍命相随,在最危难的时刻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充饥,这就是著名的典故割股奉君。重耳复国后成为晋文公,但介子推不屑与整天在文公身边阿谀的小人为伍,更为文公没有施行清明政治感到失望,于是带着老母进绵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晋文公率众臣来绵山找寻介子推,费尽周折仍无结果,于是在绵山上放起火来,试图以此方法逼推出山。大火烧了几天,待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因宁死不肯出山,已经和母亲被烧死在山顶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想起介子推对自己的忠心,不禁扶着被烧死的大柳树嚎啕大哭。他命人将介子推母子葬于山岭之上,改绵山之名为介山,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同时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即冬至后105天全国禁止动烟火,只许吃冷食,是为寒食节,以示纪念介子推。第二年寒食节翌日,晋文公到绵山介子推殉难的大柳树下吊祭,发现被烧死的大柳树上已生出了新枝。回想起介子推生前希望他复国之后施行清明政治的主张,感慨万千,下令封这棵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从此晋文公整肃政务,发展生产,晋国终于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要说这晋文公不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而且还够弱智——漫山的大火烧起来,那介子推恐怕想出也出不来了。路旁一潭泉水边立有一对铜制的鹿、鹤,此处名为鹤鹿泉。传说晋文公当年葬了介子推之后,返回途中经过此泉,因过度伤心而分神,不小心落入泉中,几乎溺水而亡。关键时刻幸得山中一对鹤、鹿前来搭救才得以脱险,文公因此将此泉命名为鹤鹿泉。

  来到介公岭脚下,这里有一部电梯直通栖贤谷广场。如果从山下乘坐电梯上来可以避开刚才那一段惊险的栈道,当然也就失去了行走过程中的乐趣。往前登上1200多级的台阶到达山顶,这是介公墓(衣冠冢)所在。此时太阳已完全升到空中,耀眼的阳光遍洒山谷,一派生机盎然。介公祠建在介公岭旁的一座巨型石窟中,高约20米,豪华气派。殿内除介公、介母像外,四壁皆是民间流传的关于介子推故事的泥塑,割股奉君自然也在其中。

  回到电梯处,乘梯(10元/人)直接下到公路。11:10离开栖贤谷,先开车到后山的水滔沟景区门前转了一圈,景区对面的那面巨幅的万寿图使人过目难忘。稍作停留后,就此告别绵山。

  经过前山,下了盘山公路。还未出山门,在昨日路过的丁字路口处,赫然看到指示直行通往张壁古堡的路牌。原打算去介休绕道张壁,迂回到达目的地,没想到此处竟有路直达。这条公路是x378县道,在山谷之中曲折向前,路面平整也够宽阔,但沿途看不到一辆车,如果车子抛了锚或遇上歹人麻烦就大了!lp最先表达了这种心情,但我还要装作无所谓的样子以免动摇军心,脚下暗中加大油门将车速提到安全范围内的极限。转过了若干弯道,在通过一个长长的下坡之后终于走出群山,抬眼望去,张壁村已在眼前。此时是11:50,全程只用了25分钟。

  从表面上看,张壁村与普通的北方农村没有什么不同,但它却有着与从不同的历史。据考证,张壁古堡建于公元619年,为隋末刘武周抗击唐朝军队所筑。刘武周,河北人,曾任山西地区的一名校尉,后杀了太守并归降突厥,被封为定扬可汗(音克含)。刘曾经攻下榆次、介休等地,并在此地建立了军事防御体系。张壁古堡共有三层防御设施,城墙、巷道和地道。其中长达5公里的地道为立体三层、纵横交错、攻防完备,距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是国内罕见的古代地下军事遗址。

  村口停了几辆轿车,与略显破旧的张壁村很不协调,显然是游客的。购票(门票 40元)并花20元请了个导游,因为下古堡地道时导游的带路是十分必要的。导游小姑娘按部就班地先带我们进村口的关帝庙参观,解说显然是在背词,竟忘了庙里周仓的名字。简单看了两眼便进了村,村中一条直直的干路,中心线纵向三排条石,一直延伸到村的另一头,两侧由横向石板铺成,中间低两头高,被形象地称为龙脊街。

  走不多远是一座可汗,庙内立有刘武周的塑像。身为汉人而被封为可汗,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地道入口在院内的角落边,洞内规模庞大,整体分为上、中、下三层,可容纳三千人的军队,并建有卧室、指挥室、甚至马厩等空间,结构复杂但合理,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地面烈日炎炎,地道内却凉爽宜人,完全没有憋闷潮湿的感觉,这得益于连接三层的三通结构(通风、通光、通讯);天井的位置也设计得很巧妙,隔不远就有微光从上面透入,甚至不借助额外的照明设备,人就可以在洞中穿行。不过如果没有导游的带领,恐怕也只有迷路的份了。在微弱的光线下,发现洞顶遍布着密密麻麻的亮晶晶的东西,手电光照过去,看清原来是地面植物延伸下来的细根。一根根寸长的嫩根,挂着露珠,令人称奇。地道有若干出口通向村外的山中,那是精心设计的逃生线路。从其中一个出口走出地道,此时已身处村外,四周是茫茫的黄土高原,确是极易逃遁之地。

  沿着小路回到村中,才知已来到村子的另一头,原来在地道中我们已穿越了整个村庄。古堡的地上部分还有城墙和巷道两层防御工事。注意一下房屋结构就会发现,除一些较新的外,所有院子大门均不临街,这会使敌军攻入城内之后犹如进了死胡同,从而遭受来自屋顶的打击。

  村南头的西方圣境殿是座古老的建筑,大殿顶上精美绝伦的琉璃饰物三山聚顶更是堪称艺术珍品。导游这时把解说词忘了,我们并不计较。小女孩是太原的学生,暑假出来打工挣点钱也不容易,带我们走过地道已完成了她的任务。在回去的路上她还跟我们诉苦说导游词背起来实在太费劲儿。其实历史不光是背的,尤其死记硬背,否则过后一定会忘。一个身着道袍的人过来要为我们求签算命,显然是为了糊弄些钱。没理他带着儿子躲到外边听另一个导游讲解,剩下lp在那儿听那人白话。这方面对lp很放心,因为几年的旅游经历,还没有人从她那里骗走钱的。

  村子的最后一道防御——城墙系统也很完备,甚至还建有瓮城。站在城墙之上,居高临下,感觉此地确是易守难攻。这古堡如果不是因为当年刘武周兵败而荒废,现在说不定早已成为一座城市了。

  张壁古堡

  沿着龙脊街往回走,遇到一位抱着小孩的女游客,手里拿着门票,一脸茫然地问了我们一句令人哭笑不得的话:在村里转了半天了,到底应该参观什么呀?唉,来张壁不知有地道,就像来北京不知有天安门,这是哪门子旅游啊!

  13:15出张壁村,经龙凤镇至介休上大运高速,14:10到达平遥。时隔两年第二次到此一游,对古城仍然记忆犹新。古城的主要景点,如日升昌票号、县衙、镖局、城墙等上一次都看过了,但没在古城内住上一晚,尤其是没有感受明清街的清静,总是有点遗憾,这次正好顺路了结心愿。车停在古城南门停车场(停车10元),找了辆摩的6元送到西大街上的云锦成。前年5.1明清街上的人山人海至今印象深刻,当时我们因急于赶行程玩得也很匆忙。现在,心情就像清静的街道一样归于平静。

  办好入住后来到街上,这次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品味古城。又见卖碗托的小摊,便坐下来吃上一碗(3元/碗),今天还没吃中午饭呢!两年前在古城西门外曾吃过这东西,现在想起那简直就不是人吃的味道,觉得这么有名的平遥小吃不至于此,这次显然找对了路,这碗托有点像凉粉,润滑筋道,大热天里凉凉的感觉,十分清爽可口。街上还有一种在北京见不到的饮料沙棘汁,是用沙棘酿造,沙甜沙甜的,很合口味。一路逛下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看看著名的山西剪纸,赏赏平遥漆器,总之尽量补回上次错过的东西。lp在街边店铺买了一袋平遥特产冠云牛肉,不小心被售货员调了包,换了个极难吃的杂牌,直到打开包装后才发现。看来她对付骗钱的假和尚、老道没有问题,但这方面的功力还有待提升。

  两年间镖局的位置迀到了更繁华的南大街上,古城似乎在慢慢地改变,但其独特的韵味却依然保留,看看懒散的小摊以及乘凉、打牌的人们就知道了,这里没有一个月前在丽江古城感受到的那种浮燥的商业气氛。回到宾馆小憩,这时才有心思将注意力转向我们的居所。富丽堂皇的云锦成宾馆前身是明清晋商的豪门老宅,庭院深深,雅致幽静,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房间较小,土炕是其中的一大特色。来之前儿子听说要住土炕,就特别高兴,不知对上了他哪根筋。土炕确实能唤回大人对童年的回忆——记得小时候吃睡都在炕上,每到吃饭的时候,小方桌放在炕中间,饭菜端上来,一家人围坐四周热热闹闹地吃饭,那种感觉特别令人怀念。

  18:30到南大街上的云锦成吃晚饭。点菜干煸烤栳栳、平遥蒸肉、平遥大烩菜以及面食擦尖、抿尖、猫耳朵,只要69元。因为有住宿,还打折到63元。菜的味道很好,是一顿正宗的山西特色美食。服务小姐倒茶端菜,不但热情非常,而且话也很多,因为整个饭馆内只有我们一桌。听她说山西的醋好,最好是在清徐,这成为我们今后买醋的标准之一。

  平遥古城

  当地规定18:00以后机动车可以开进古城。天已黑了,早过了18:00,于是到南门停车场把车开进西大街云锦成为客人提供的免费车位。明清街上灯火通明,这时的古城内几乎已没有了游客。路两侧的串串红灯笼恰到好处地点缀着夜色,不夸张也不暧昧。大店小铺都没什么生意,即将打烊。市楼笼罩在绚丽的景观灯光之中,散发着古老的气息。拍了几张照片后回到宾馆,儿子在房间里也没闲着,小桌已摆在炕中间,沙棘汁、牛肉片等饮料、小吃堆满了桌面,美其名曰夜宵。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有情调的享受。

  4.20平遥—五台山

  把云锦成送的一份早餐留给儿子,让这家伙和昨晚入住的一群人高马大的欧洲老外混在一起去吃自助餐。和lp一起上街遛早,找到古城西门附近的一家早点摊。一顿葱花大饼+豆腐脑,典型的北方口味,令我们胃口大开。今天是周一,不断有行人、自行车行色匆匆地从身边经过出城上班,我们不久也将离开这里,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五台山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分享到: 0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keyun100.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最新专题推荐

中秋

国庆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