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传说中的稻城亚丁 – I. 远方的呼唤 / 木格错

手机订火车票
时间:2013-03-19 22:18:34  来源: 客运站

  奔赴传说中的稻城亚丁 – I. 远方的呼唤 / 木格错

  (一)

  赵容弼曾经在歌里说,远方因为远本身而成就一份美丽。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出走,去奔赴未知的远方、那些传说中美丽的地方,是因为远方在去到之前就因为远而美丽;而在去到之后,即使没有想象中美丽,也终究会在日后的回忆里成就旅途本身的美丽。

  (二)

  2010年7月24日星期六早晨7点30分,我的团队大部分人员都准时在成都一个酒店的大堂里集合了。

  首先打电话联系了一下传说中的姜导,被旅行社的人狠狠夸耀的好司机兼导游姜凯。因为我们是纯玩团,没有配单独的导游、也规定不允许安排任何购物点,导游就由司机兼着。在后面的七天行程里,姜导充分地证实了自己的口碑,这一点是成就愉快旅途的很重要因素,让我觉得很幸运、也很感谢他。

  接着我的旅伴们就陆陆续续地闪亮登场了,加上我一共是11人。在我对人多的大团表示担忧时,Julia妹妹曾安慰说,人多了也好,会从中找到至少一两个情投意合的旅伴,不会每个人都叫你不喜欢。而我的另一个幸运是,七天的相处中这个团队的绝大部分人都很情趣相投,并且大家都很守时又能够彼此关照而包容。这真的让我很感谢大家。

  没过多久就对除了姜导和我之外的另外10人大致摸清了轮廓,他们是来自深圳的李大哥夫妇、来自武汉的小钟情侣、来自广西的胡姐和她的小妹(其实是母女俩,只不过我宁愿误会到底);还有三个来自天津的帅哥,小陈、小王和小杜,本以为他们是一起来的,后来才得知他们也是现认识的;再一个就是我的同屋搭档,时髦而俏丽的小余,老家在成都、工作在广州、爱情在北京的一个小资川妹。

  在网上众多的旅行社宣传页面里,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一家;在涌向成都的天南海北的人流中,我们为了同一个目的地而聚首,又能够和睦而融洽地相处七天,对于我而言,这真的是一份值得惜取的缘。

  我的旅友们啊,日后,当你们中的某一个人能够偶然在携程旅行网上读到这一篇游记,请你们知会我对你们真诚的感谢与长久的祝福。我是那个被称为红帽子大姐的人。

  (三)

  这一天的行程是从成都出发,行驶137公里至雅安,再38公里到天全,再129公里至泸定,再49公里到康定,再76公里到新都桥。全程430公里左右,约9小时车程。

  离开成都的时候,天下着绵绵细雨,因为上路去远方,心情却很好,丝毫未受阴雨的影响。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熬夜在网上查行程资料,到达成都的晚上也因为和旅行社签合同而睡得很晚,早上又起得很早。连着两夜睡眠不足,就在车子沿着青衣江行驶的时候睡着了。美美的一小觉被姜导喊吃饭的声音叫醒,睁开眼睛,居然看到了一个灿烂的晴天。

  那好像是在过了天全、到二郎山隧道之前的某个地方,路边一个川菜馆,据姜导说厨师是他们雅安的老乡。迎着阳光眯着眼睛慵懒地坐在餐馆门口等着上菜,嘴上说着一上午一张照片也没拍就吃饭,好惭愧啊,看到端上桌的酸菜鱼我却吃得比谁都香。

  短短的十多天后,那场景也成了记忆中温馨的一幕。

  (四)

  吃完午饭继续奔赴远方,经过二郎山隧道(别托隧道)、沿着大渡河行驶。天气时好时坏,姜导说,如果你们想去康定的木格错,我就快点开车、给你们抢时间,到时候天气好,就带你们进景区,但费用是自己出。

  我说,木格错当然要去;到了景区,雨肯定会停。姜导说,这可不好说。我说,放心吧,我来了、云走了,我来了、雨停了,肯定是这样。

  12 果然到了康定,天就彻底放晴了。

  姜导说他遇到了四周来第一个晴天,我说那是因为我们这一车人都是各路神仙。姜导说,你们运气真好。我说,不是我们运气好,而是我们把好天气带来了。

  到了木格错,下车之前姜导说,这里的海拔会从2900米上升到3800米,山上天气变化不定,请大家带好雨伞。我更正说,不是雨伞、是阳伞。姜导就笑呵呵地更正了。

  贫嘴归贫嘴,心里还是由衷地感谢上苍对我们的眷顾。据说神山圣水的俊朗面目,是只展示给虔诚的人们瞻仰的。那么上苍肯定是相信了,相信了我对藏地虔诚的向往,以及离开藏地五年来魂牵梦萦的念想。

  (五)

  木格错,又叫野人海,是贡嘎山脉的雪山融水汇聚而成的十多个高原湖泊之一,坐落在海拔3800米的青藏高原边缘。

  不同于在藏地别处看到的大气却安静的湖泊,木格错被过多的旅客和游船打扰着,因而有点热闹。然而,上山的一路上,她还是以无数嫩绿色经幡一般摇摆在杉柏枝头的天松罗迎接了我。

  随着海拔的提高而一路攀援上升的峡谷,徜徉着潺潺的水声。听得见声响却不见水的踪迹,只因为植被太过茂密。却不用看就可以明了,那水必定是清澈碧绿,象在九寨沟一样、象在藏地的其他地方一样,因为她来自圣洁的青藏高原、携带着冰川雪山的风采。

  当绚烂的经幡在湖畔随风轻扬、粼粼的波光在午后的阳光下晃得我睁不开眼睛的时候,才终于有了实感,我真的是进入藏地了。

  尽管和五年前一样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但是藏地啊,我回来了,感应着远方的呼唤、飞奔向圣水的怀抱。神山、俊错,以及令我如归故里般没有丝毫不适反应的青藏高原,五年了,别来是否无恙?风中舞动的七彩经幡,是否依然承载着人们善良的心愿?远在天边的贡嘎雪山,是否依然托付着人们虔诚的信仰?

  蓦然看到湖对岸的半山腰上有一幅巨大的用白色石头磊成的佛像,不同于别处用于招揽或炫耀的人文景观,藏地无处不在的经幡、佛像和刻满六字真言的石头,总让人感动于信仰的力量。有信仰的心灵是幸福的,总好过除了钱什么都不信。

  也听说了藏地无时无刻不在汉化着,也知道这世界总是变得太快,但是藏地啊,真诚地希望你在摆脱物质贫乏的同时不要丢却了信仰的力量。

  同样是五千年、同样是东方,在这同化力超强的国度里,如何才能守得住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生活方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你们、为我自己的民族。

  然而,当卡罗拉冰川和海螺沟冰川以几个月就数米的速度后退出人们的视野,当贡嘎雪山和唐古拉山都因为气候的炎热而积雪越来越少,又有谁能守得住高原的环境?又有谁能守得住精神的家园?即使你肯献身去求索,路呢,路究竟在哪里?

  神山圣水高原蓝天,可听得见我虔诚而单纯的心愿、恳切却微弱的心声?

  (六)

  绚丽多姿的山花铺满了木格错的湖岸四周,蓝天白云远山映衬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我的伙伴们三三两两流连在草甸上,自得其乐地该拍照拍照、该拍拖拍拖。

  在另一船的游客到来之前,西岸上只有我们团队的十二个人,和几个卖烤肉串的藏人。偌大一片蓝幽幽的湖水、偌大一个绿油油的草甸,目不暇给的烂漫野花、雨后初霁的晴天远山,这一切的一切统统归我们的小团队独家享用,一时间竟喜不自禁。

  望着散落于花丛中的伙伴们,想起了八年前初次与人结伴同游的塞罕坝,以及后来为数不多的几次团队出游,心里忽然觉得很暖。

  姜导非要拿我的相机过把拍照的瘾不可,于是及其不爱照相的我就由着他横竖左右嘁哩喀喳地摁了十几个快门。四周以来带着不同的团队走同一条线路,好不容易遇着一个晴天,他高兴得话频手勤,可又不敢动小王小陈等若干专业级人士的专业器材,只好欺负我这边缘人士的傻瓜机。由着他吧,让他高兴去,等回到北京整理照片时再把有我自己的部分全都删掉。

  十年间频繁的游走,大部分是一个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由,可是毕竟太孤单。有许多旅途中的美好感受,没有人可以分享共鸣。与人结伴同行,其实也可以是这么惬意的呀,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难得的融洽的团队里。

  我的塞罕坝的马友们,当时刚巧也是11人。八年过去了,仍然和他们中的一些人保持着联系。在出行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的人们,并和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也许终生不能再见、但一世牵肠挂肚的朋友,正是游走的魅力之一,何乐而不为。

  转眼间共度一周就天各一方的旅伴们,还有那些曾经在或远或近或长或短的旅途中给过我温暖的陪伴的朋友们,真的好怀念你们啊。祝福你们,此刻,在北京的雨中。

  (七)

  木格错的湖水从一个端口决堤而下形成一道河流,延着峡谷涓涓淙淙成就了酷似九寨沟某一段的水岸风光。

  沿着栈道向下行走,激流、浅滩、瀑布、小溪,玉浪、青波、轰鸣、欢唱,精灵般的水变幻着千姿百态在身边尽情地招摇。天松罗依然散漫漫地搭在枝头,山涧里不知名的鸟儿在鸣叫。一时间仿佛穿梭于一幅国画中,浑然忘记了身在何处。

  顺着河水拐弯,小小的木长廊里一排金黄的转经筒,提醒着我这里是藏地。放眼对岸的山腰,是一个巨大的经幡阵,七彩的经幡和洁白的哈达,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到一处宽广的河滩,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玛尼堆,绘着六字真言的彩色石头,满满当当地堆成了一座小山。别处也有山,别处也有水,别处却没有信仰,别处却没有虔诚。

  流连忘返于水边,直到黄昏已昏黄,姜导喊大家上车。依依惜别,踏上开往新都桥的公路。

  进入藏地的第一天,木格错就以她的俊朗大气给了我一个完美的拥抱。

  扎西德勒。愿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切都能依旧。

  12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分享到: 0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keyun100.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最新专题推荐

中秋

国庆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