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清明节习俗为何历久弥新
手机订火车票专家指出,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源起于汉代,前身是失传已久的“寒食节”。而清明节的习俗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也经历了从禁火到祭扫、从踏青到狂欢的变化。 清明节发源于寒食节。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寒食,禁火三日”。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时节,不能烧煮,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关于寒食节,还有一段备受历代文人歌咏的典故。春秋时期,大臣介之推辅佐晋文公回国,随后隐居山中,不肯做官。晋文公放火烧山,他便抱木而死。据说,人们过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以显示中华民族崇尚这种不慕荣华、宁死不屈的品格。 清明祭扫的习俗兴起于唐代。唐代也是清明节的鼎盛时期。唐宋时期,寒食节或称清明节,有全国性的休假,假日短则4天,长则7天。唐玄宗还于开元二十年颁布了敕令,正式将祭扫定为“常礼”。古代的清明节,除了禁火、扫墓外,由于气候宜人,还有许多游乐活动,包括春游、宴饮、斗鸡、踢球、荡秋千、男女聚会。当此佳节,诗词吟诵之风也十分盛行。 中国民俗协会副秘书长黄涛指出,清明节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它符合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拜谒先灵、珍惜现世的共同心理需求。因此,“清明节虽然有祭扫的传统,却丝毫不必哀伤。清明节正值春季,万物复苏,适宜男女出游,相识相恋。这个节日显示出中国人对自然、对人生都有独到的价值观。”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 运狗一只 (2019-03-26 07:18:31)
- 客运:昆明至富源 (2019-03-26 03:58:03)
- 徐州朝阳到首羡几点车 (2019-03-25 17:03:04)
- 去找女朋友 (2019-03-25 09:52:34)
- 时间查询 (2019-03-25 08:44:02)
- 岱崮到临沂有几点的车 (2019-03-23 09:05:56)
- 宝清客运站 (2019-03-23 06:43:44)
- 永和开发区 (2019-03-23 02:44:14)
- 文山到东莞的大巴在那个汽车站 (2019-03-22 21:27:13)
- 赤峰到香河客车的随车电话是多少 (2019-03-22 09:28:13)
-
最新汽车票 >>更多最新汽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