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两个月开始筹备绍兴之行,一则身体再难做艰苦的旅行,二来母亲说今年还没有出游过,于是第一时间想到了绍兴,我没去过,妈也没去过,特别是那里算得成熟旅游区,行程不会艰难。时间当然订在十一长假,虽然母亲退休,但我还是受制于工作呀。因为是黄金周,机票、酒店都大涨其价,于是有此“黄金游”。
绍兴的衣食住行,既得天时,又得地利,让此行很是惬意。行前一周多,天天看绍兴的天气,天天看到小雨,让人叹气,直到出发日终于改多云了。抵绍之后,天是一天比一天好,虽然天天多背一个包(装两把伞、两件外套),挡雨只在2号下午八字桥直街上,时间只有不足十分钟,忽然听得一阵雨声,抬头才感受到雨落下来,像那年在桂林。没有走到直街的头上,雨已经住了。之后的伞,只在走纤道和去印山王墓的路上,被妈妈用来遮阳。回京之后,看新闻联播的天气预报,绍兴又下起雨来。
到绍兴自然少不了老酒茴香豆。头一天在仓桥直街和石门槛交叉处的状元楼来了一碗二十年的花雕,虽然后来同事怀疑年头是否足够,但与第二天再喝的五年的太雕比有滋味得多。另一个收获是妈妈看到儿时的四角菱,去马太守墓的路上就有生的在卖,妈妈兴奋得不行,可是不能买,终于在第二天的晚餐时点了半份熟的,看妈妈比划着回忆小时候用四只四角菱拼出一只大牯牛,这趟绍兴就没白来。
吃了两顿点菜的晚饭,我和妈妈这样不能吃的人就受不了了,想吃家常菜,还想吃面食,真是北方人啊。玛格丽特边上有澳门豆捞,进去打听有面条没有。门卫是个北方小伙,他领我们来大大厦的身后,那里有一个“面来碗”的小铺,一共15元,吃得那叫一个舒服,后来临走的中午,又去吃了一顿。
查绍兴的住宿一般还真不贵,信心满满地对妈妈说:200块以下就能搞掂。但一查十一的房子,就说没有了。想着跟火车票似的提前二十或十天才放票,每天看着,倒是天天有放房子的,可是价格没有折扣了。我又跟妈说:房价定在300以下吧。订不下酒店,就不好设计行程,所以心下也急。酒店除了价格,还要考虑地段、交通,比机票还要麻烦。好容易下了单,却告诉我订完了,全盘推翻重来。
把心一横,订了玛格丽特,原因有三,机场大巴的终点和起点,不用拖着行李换车就能入住;火车站边上公共汽车多,而且点评中说并不吵;6天均价348元(比平时涨了百元),也是可承受的,而且房间大。入住很满意,特别是房间大,妈妈可以在里面做每天早上例行的锻炼。只一样,电梯麻烦,我们住六层,向下去总是客满,十一回来,在携程上点评的大多提出这个困难。大约日常这家店住不了这么满,所以电梯的问题不突出。
飞机、住宿、正餐
12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