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发 稽东到四明山自助游攻略

  • 2013-04-24 13:58:29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324

潘次耕《徐霞客游记》序,谓徐之游,“途穷不忧,行误不悔,暝则寝树石之间,饿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老箭为了生存,水泥森林里蒙面苦斗,外表看了光鲜,内心却每天似“短衣尘垢,栖栖北风雨雪间”,虽不能像霞客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但有时和老朋友到外面陌生的地方散散心,聊聊天,喝喝酒,也是一种很好的精神解脱.

上个月,周五休息一天,加上周六周日,就有整整三天的时间,我和杭州老友张大说好分别从杭州和上海出发,在绍兴车站合流,然后经稽东,入余姚,最后到四明山(天台).

以后有朋友可能也想走这路径,我就啰唆些,用流水帐详细记下来.

(一)

星期四一下班,匆匆忙忙地望上海南站赶,因为两天和旅行和三天的完全不一样,我必须深夜急行军才能挤出一个晚上来.

一路上堵车,看表,问了司机多次什么时候能到,终于赶到上海南站,买到了往绍兴去的最后一班七点三十分出发的汽车.

上了车,就用电话短信和张大开始用“黑话”进行情报交流:

“已经突破忠义救国军的封锁线(出上海),命令你部一排快速占领绍兴西站小刀岭接应.”

“俺约摸两袋烟的功夫,子时左右到(两小时到)”

“当心引起鬼子池田中队的注意和骚扰(有个绍兴的好朋友性池,这次不见面.)”

“老地方接头,但我地下电台较重(手提电脑)要放在交通员老韩头处(饭店)”等等.

因为和张大从小接触的,经历的东西差不多,我们之间经常用电影里老贫农语言,或武打书,抗战等思路来说话. 上面写的”黑话”括号里的说明,我们写短信时是不写的,一般要对方理解或写出更高明的才看出各自的水平,也存在一个互相比试的意思在内.

因为上海万国博览会的缘故,沪杭高速在大修,汽车开开停停,晚上十一点才到绍兴中兴路的客运总站.

车窗上看见车站旁边杂货店门口站着个家伙, 鬼鬼祟祟的在探头望脑,下车走近仔细一看,不是张大又是谁?!

下车后和张大不伦不类的又对了一阵“黑话—

“看你小子鬼头鬼脑的,当心碰到便衣队,可不是闹着玩的!”

“雷子来了(警车开过),咱可不要光想绍兴闯万儿,还得当心点.”

“呆会儿让拥军模范钱大爷和她二婶给咱塞北双刹炖个鸡压压惊哦.”

所谓“拥军模范钱大爷和她二婶”,是指绍兴城东大排挡的“姐妹螺蛳摊”的一对做排挡的安徽人夫妻,因为和张大来的多了,和他们也就熟悉了.

出租车打到绍兴汽车西站附近的如家饭店安排好住宿,放好包裹,拿点散钱,打了出租车到城东大排挡.

(二)

城东大排挡绍兴城区东部,是把以前散乱在绍兴各地的俗称”螺蛳摊”的排挡统合起来的.大概一千多米大的一个塑料大棚下,有几十家排挡,大约列了几百张桌子.一般每个排挡都是老公烧菜,老婆端菜拉客.

一进大棚,两夫妻远远看见就对了我们笑,也不上来拉客.

我们避开周围的层层拉客拦截,进了这家摊.接下来的模式也是固定的---

先在店左侧的一张四人小方桌坐下,老板递一支烟过来,我也拿一支自己抽的递回去.然后,老板娘就拿一碟干炒葵瓜子过来,给每人倒一杯茶.

然后或张大或我边看排挡里摆的食料边点菜—

香干肉丝:这个菜每次都点的,用好的豆腐干切成丝,瘦肉切丝,然后加冬笋或春笋切丝,加酱油炒.

煮毛豆:这个菜也是每次都点的,有时侯碰到很新鲜的,我们一般还会续一盘.

安昌香肠炒辣椒:大家只知道哈尔滨的俄式香肠好吃,其实浙东一带,安昌的香肠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我平时吃猪肉不多,但来这里,经常会点盘安昌的香肠.

菜一个一个的上,我们就慢慢的开始喝啤酒.

浙江的啤酒非常的糟糕,基本上都是淡酒,西湖绿晶的酒精度只有1.3℃,红石梁高的一种也只有2.2℃,雪花在别的地方尚可,在浙江卖的,也变成了2.1或1.9℃.这些酒厂比较卑鄙的地方是每种酒的贴标上必然大大的打个8℃或9℃的字,仔细一看,下面写的却是麦芽的含量,杭州附近地区的一般喝酒的家伙,连这样的啤酒都喝得厂家火热卖,真正让洒家鄙视.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最近除了看父母,很少特意地到杭州去喝酒.

当然,老板娘知道我们的口味,准备了最便宜(6块一瓶)却酒精度最高的3.6℃的西湖啤酒(俗称金西湖),我和张大推杯换盏,没吃什么菜,先干了一瓶.

(三)

一般的情况,喝了没有几口,就会有人找上门来:

歌者--“老板,点支歌吧!”

老箭--“我们就喝酒,算了”.

歌者--“老板,唱一个嘛”

老箭--“现在我们刚坐下,你等我们喝会儿再过来好吗?”

歌者--“老板,唱一个嘛”

有一次被逼的凶,我实在没有办法,因为这个和对面张大拍了桌子---“到外面来玩,都是要出力的.为什么每次都是我来做恶人啊?!”

张大做恍然大悟状, 对唱歌的人大喝一声“去,再来鸹噪,拿了名刺送你们到县衙去!”一出手就力逼的敌人落荒而逃,那天晚上的酒却喝的不开心.

因为这样的“斗智斗勇”多了,这次来,就没有人来糊乱打扰,酒也喝的爽快,带梗的毛豆煮了好几根,啤酒也喝的差不多,两人开始喝黄酒.

一开始喝黄酒,张大就开始吹当年在绍兴如何的吃螃蟹的事.绍兴的螃蟹没有阳澄湖的湖蟹(也即俗称上海大闸蟹)的大,但是时令季节的话,虽然小,只有二两前后,但是黄膏饱满,非常美味.张大以前做黄酒生意的时候,有绍兴朋友曾经送给他一筐中小的螃蟹,据他说在活的时候就可以从甲壳处看见黄膏, 只只脚爪有力,鲜腥无比.吃好后用水洗好几遍,还有蟹的味道,哪像现在的湖蟹?!吃好后用乌龙茶水浸一下就干净了云云.

听张大这样说,我们看菜板上面网袋里, 螃蟹倒是有十来只,用手捏捏,却是稀松,虽然价钱便宜,只要十元一只,也就放弃了.当下说好以后有时间去三门渔港吃青蟹(猷蒙),到沈家门吃梭子蟹(白蟹).

到了半夜一,两点钟,人越来越多,有打工摸样的,县城小干部摸样的,做夜店生意摸样的,等等不一而足.唱歌的人也来排挡吃饭,看他/她们把吉他放在放菜间,几个人围了一起边吃边谈.问老板娘,说是大家是安徽同乡.

唱歌的人当中有精细的,吃好饭,看到我们也喝的差不多了,就过来唱歌.这时候,我们一般来者不拒,什么“大海”,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走过咖啡屋”, “隐型的翅膀”, “打猪草”,,,什么都听.

老板和老板娘其实非常的辛苦,我们吃了十多瓶啤酒,二瓶黄酒,以上的五,六个菜,最后只要九十元,每次都是如此,和我们花在听歌的钱上差不多.(一支歌十块钱).

坐了出租车回饭店,看了会报纸,商量了明天的行程,休息不提.

(四)

第二天起来,先到旁边的绍兴西城墙一带转了转,城墙门大而空旷,夏天的时候,甚至有绍兴当地人在里面打牌或吃酒.

过了桥,就看到河以及河岸的农家.河水深绿,不时有装满水泥或鱼菜等杂货机帆船驳驳驳的开过.

拍了几张照,回店吃了十块钱一份的早饭,花八块钱打车去绍兴汽车客运总站,坐上到余姚的汽车.

汽车一路穿过皋埠,陶堰,百官,曹蛾江,牟山湖,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到了余姚汽车西站.

从稽东到余姚,入四明,天台,这其实是一条唐诗之路,也是新四军当年浴血奋战之地.

分享到: 0
下一篇: 妈妈的追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