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店休整片刻,还是有些兴奋,迫不及待地又出发了。没有固定的计划,这一带都是风景:上了新马路,东行有议事厅前地,大三巴,东望洋,远了还有金沙,渔人码头。西行可到观光塔,西望阳,妈阁一带。无时间的约束,随心而行。
从福隆新巷拐上新马路,稍向南行(二十几米),就到民政总署大楼,对面就是议事厅前地,令人沮丧的是,这两处挤满了观光客,甚至看到很多人一手拖着旅行箱,一手提着距记或咀香园的手信。我一向不喜欢这样的场面,就怂恿小兔先跳过这里,便继续前行。不一会,就到葡京和新葡京。两座建筑都很特别,尤其是新葡京,像一株球茎的植物,大约也只有不羁的拉丁人才能欣赏这样的美。
(东望洋上遥望新葡京)
沿葡京和新葡京间的罗基里博士大马路东行,终于看到一条想象中澳门的风景,宁静的坡道,道旁是欧式风格的建筑,没能想象到的是,在冬日午后阳光下,小楼那明快的红色似乎并不张扬,柔和了许多。
(小道是加思栏马路,建筑是陆军俱乐部)
由于想着去水坑尾祭下五脏庙,没有走上加思栏,转向北,上南湾大马路。沿南湾大马路北行,路边是片坡地,一处花园依坡而建,也是那明快的红,在幽深的绿荫下却显内敛。
(花园为加思栏花园)
过了花园,便看到街心有个特别的八角亭(八角亭图书馆),这就到了水坑尾的街口。
(八角亭图书馆)
短暂的宁静,在进水坑尾后,又变得喧闹起来。这个名叫水坑尾的小街两旁挤满店铺,食肆。水坑尾街一直东行,续为荷兰园大马路。说是大马路,其实是条两车道的小街。但走了一段,突然豁然开朗。出现一座小广场,广场周边都是欧式建筑。广场的南面是座小山,山顶隐约可见灯塔一角,无疑便是东望洋了。
广场名曰塔石广场,周围建筑塔石青年中心,澳门文化局,塔石卫生中心,中央图书馆,历史档案馆,塔石艺文馆,利氏学社,茶文化馆。
广场西北角是荷兰园与高园街交汇处,高园街尾有圣美基坟场。坟场中有圣弥额尔小堂。
(坟场&教堂)